一 一
《一個人的一一:洋洋的一封信》(映画)
14 Variations on the Theme of Yiyi (On Screen)
電影《一一》中,NJ、洋洋、大田先生三個角色,形成了過去、現在與未來三個不同的時間軸:洋洋的年紀,與他在電影最後所寫的一封信,成為了一種現代人對於未來的眺望;大田先生在居酒屋中與NJ展示的魔術,以及他對電腦將成為人類的朋友的願景,也成為了楊德昌導演站在千禧年交界時,對我們發出的預言。
實驗,是洋洋在整部電影中做得最多的一件事,而相對的NJ與大田先生之間的拉扯,就是在大人的世界裡,再做一次不計得失的實驗。當人工智能成為全世界的關鍵字時,人是否也忘了,我們自己也曾經也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之中獲取經驗?而人工智能做的,不僅僅是它擁有絕佳的運算能力,又或者是源源不絕的精力,而是它不會懼怕,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
在疫情最嚴峻的時期,《一個人的一一》在一種幾乎不可能的處境下被創作出來,卻成為超越了這個時期的一種紀錄,十四場戲,十四天,我們如同洋洋一般,在一個又一個的實驗中自我啟發,就是為了有一天,像大田先生可以說「I Teach myself.」而這一切,也都從不會懼怕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開始。
首席創作顧問兼監製:彭鎧立
導演及改編:林奕華
演出影像導演 吳嘉彥
舞台映画導演及剪接 袁錦倫
音樂:陳建騏
演員:王宏元、黃人傑
片長:101分鐘
設有中英文字幕
放映場次:
05/17(五)19:00
05/25(六)18:05
設有映後創作分享會 , 約二十分鐘 。
《兩個人的一一:婷婷的14首搖籃曲》(映画)
14 Lullabies for Ting Ting (On Screen)
共處一室,是把一個人心中的「兩個人」悄悄地釋放出來?還是,把兩個人心中的「一個人」放出來?換成最通俗的問法,這個問題在問的是,我們分得清楚在什麼時候自己是孤獨的,什麼時候是寂寞的嗎?
一個空間裡,宛如處於平行時空的兩人,一個醒著在想著另一個睡著的人在夢些甚麼;而睡著的人又在夢裡夢見另一個人醒著,二人之間,好像日夜顛倒,也像生死殊途。就像是電影《一一》中,每晚去到婆婆房間的婷婷,失眠的她始終得不到一個確切的答案,也等不到婆婆的甦醒;每個白天,她也在胖子以及莉莉、NJ與敏敏之間找尋自己的存在感。
明明是在的人,為什麼會好像不在?做夢的人,為什麼不醒?想睡的人,為什麼夜不能寐?這些問題,可以是打開通往狂想的一扇門,也可以是進入冥想的一扇窗,也可以是,在一張沙發上,兩個人在一場電影之後,漫無目的的,聊到天光。
首席創作顧問兼監製:彭鎧立
概念及改編:林奕華
影像導演及剪接:吳嘉彥
音樂及作曲:陳建騏
音響及聲音設計:鍾澤明
聲音拍導及演出:張國穎
演出:路嘉欣、王宏元
片長:71分鐘
設有中英文字幕
放映場次:
05/18(六)18:30
05/24(五)19:30
設有映後創作分享會 , 約二十分鐘 。
《三個人的一一:NJ的熱海旅行》(映画)
NJ's Journey to Atami (On Screen)
「我從來沒有愛過另外一個人。」——NJ
《一一》電影中,NJ在旅館的房門口,跟初戀情人阿瑞說了這句話。它原本應該是一句真摯的告白, 可為什麼在阿瑞的耳 裡, 聽見的是另一種弦外之音 ?
例如:我從來沒有愛過.......
從初戀到重逢 , 數十年的歲月, 在這之間遇到多少人, 牽過多少手, 聚散多少回, 什麼樣的人把人跟人之間的關係, 永遠看成舊地重遊 , 總想要重溫舊夢 , 卻又形單影隻 ? 總想追回, 想留住, 但是什麼都拍了, 卻只能留在心裡 , 不能公開 ? 又或者是,什麼都拍了、發佈了, 引來了眾人欣羨的目光, 卻怎樣也記不住 ?
「不虛此行」的四個字,作為一個謎題,要解的,永遠是那個「虛」字。
NJ與阿瑞相約東京,又轉往熱海 ; 台北的婷婷與胖子, 也從繁華的台北街頭約會, 即將踩到了初嚐禁果的界線兩代的四人, 中年的那組,是一種在異地的重訪 ; 年輕的那組不知道自己是重蹈覆轍, 什麼才是他們在這段經歷過後會留下的 ?
誰會遇見那個, 期待中的自己 ? 還是, 在好久好久以後,要如何遇見, 此刻的還在期待的自己 ?
首席創作顧問兼監製:彭鎧立
導演及改編:林奕華
演出影像導演 吳嘉彥
舞台映画導演及剪接 袁錦倫
音樂、作曲及演唱:陳建騏
特邀聲音演出:吳念真
演出:路嘉欣 王宏元 黃人傑
片長:85分鐘
設有中英文字幕
放映場次:
05/19(日)15:45
05/26(日)13:15
設有映後創作分享會 , 約二十分鐘 。
一個真的Artist,很Pure的
——彭鎧立x林奕華 對話訪談 20230526
四月底,彭鎧立女士(「一一三部曲」首席創作顧問兼監製)專程飛來香港,和林奕華導演一起分享這幾年來,從一開始改編電影《一一》做音樂劇,到疫情之後衍生發展出「一一三部曲」系列作品的創作旅程。
一位音樂藝術家和一位劇場導演,他們是怎樣從楊德昌,這一位具備獨特視野和創作風格的電影導演身上,找到自己的靈感和啟發呢?
錄音:馮展龍
後期:鍾澤明
封面攝影:Ray Leung
文字整理:嚴壽山
背景音樂:
YiYi:A One and a Two OST by Kaili Peng
電影《一一》改編二三事
與彭鎧立女士多次討論
從原定改編《獨立時代》定案為《一一》
林奕華導演提出以音樂劇式形式呈現的可能性
並獲認同
2000年五月
2018年
電影《一一》康城影展首映
楊德昌導演獲最佳導演獎
2019年
整體演出概念交流、演員文本初稿圍讀
首席創作顧問兼監製彭鎧立女士參與排練
同時與音樂總監陳建騏討論演出的音樂方向
以口述影像加上音樂實驗的意念展開創作
並邀請吳念真先生與金燕玲女士參加聲演
獲口頭應允
以「口述影像」概念出發的演出文本
已有初稿
十一月
十二月
與彭鎧立女士於北京首次會面,
討論改編楊德昌導演作品為舞台劇的可能性
2017年四月
與台北主辦方(原定台北首演)及彭鎧立女士
首次共同會議,商討改編電影《一一》
香港首次舞台劇《一一》設計會議
2020年
一月
演出文本定案
演員音樂工作坊,邀來實驗導師李世揚一同參與
五月
電影《一一》日本 (東京/熱海) 拍攝場景考察
進一步了解角色與創作者之動機與美學
演出文本再修訂
電影《一一》台北和台中拍攝場地考察
海報主視覺拍攝和設計
2020年二月|新冠疫情爆發
七月
舞台劇《一一》台北首演(原定)取消
九月
決定變陣應對疫情下的演出不確定性
把原定九位演員演出的《一一》延後
改為創作《一一》變奏而衍生的《一個人的一一》
十二月
演員王宏元和黃人傑及戲劇顧問徐硯美
來港排練《一個人的一一》
隔離14天
2021年
一月
演員王宏元、黃人傑和戲劇顧問徐硯美
及創作統籌何定偉和影像設計吳嘉彥一同進行
《一個人的一一》香港排練
二月
《一個人的一一》香港預演(原定)
香港第四波疫情爆發、劇場關閉,取消
改為進行「映画版」攝錄
四月
港台兩地線上排練《一個人的一一》為五月首演準備
五月
演員王宏元和黃人傑及戲劇顧問徐硯美,
再度來港排練《一個人的一一》再次隔離14天。
《一個人的一一》(舞台版和映画版)
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首演
十月
決定把《一一》擴大成以疫情三載為背景的
「一一三部曲」,第二部定名為《給失眠的婷婷》
將於隔年五月在香港文化中心首演
婷婷一角色由路嘉欣飾演
十一月
港台兩地線上排練《一個人的一一》
防疫政策關係,香港團隊無法入境台北
演員王宏元同時兼任執行導演
《一個人的一一》(舞台版和映画版) 台北公演
演出全程直播香港劇團辦公室
林奕華導演線上與演員一同謝幕
林奕華導演在演前與影像藝術家周東彥進行線上創作分享演後亦與兩位演員王宏元和黃人傑一同線上直播交流
首席創作顧問兼監製彭鎧立女士
現身線上「演前導聆」進行交流
十二月
一月
《給失眠的婷婷》主視覺發佈
預計五月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公演
四月
在台北的演員路嘉欣和王宏元及戲劇顧問徐硯美
與香港的聲音指導張國穎、音樂及音響設計鍾澤明
影像導演吳嘉彥和創作統籌何定偉
港台兩地線上排練《給失眠的婷婷》
五月
《給失眠的婷婷》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首演 (原定)
香港迎來第五波疫情、劇場關閉,取消
《給失眠的婷婷》(影像版) 港台兩地線上攝錄
六月
與香港大學通識教育部合辦「零與靈感與一之間」
電影《一一》放映及分享講座
七月
《給失眠的婷婷》(影像版)更名為《14首搖籃曲》(映像裝置)
九月
《獨立時代》修復版於第79屆「威尼斯影展」放映
彭鎧立女士出席
《14首搖籃曲》(映像裝置)於香港荃灣大會堂展覽館展出
十一月
「楊德昌回顧展」於波蘭第16屆五味亞洲電影節舉行
《獨立時代》修復版參與2022金馬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