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lture_isss|專訪林奕華、林珍真:看《#女與兒》,也看「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橙訊】小小的房間裡,林珍真開行李、收行李、吃橙子、晾衣服,忙忙碌碌、罵罵咧咧、自言自語,像極了每個在家一邊碎碎唸一邊幹活的普通人。在獨角戲《#女與兒》中,她全程都會保持這樣的狀態:沉浸在她的世界,說著她的觀察和生活,觀眾在劇場看著她的表演、聽著她的故事,但她由頭至尾都不會看向觀眾——這一切只是展示而非交流,但觀眾或許能從她的演繹和敘述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女與兒》是《Girls and Boys》的粵語演繹版,由非常林奕華與一舊飯團聯合打造。原作為英國劇作家Dennis Kelly的作品,2018年在英國首演,他身為男性創作者,卻將女性工作、擇偶、家庭生活中的困境寫得細緻深入。作品推出後引起超越地域的共鳴,曾被改為不同語言版本,分別在美國、法國、荷蘭、德國、澳洲、日本和新加坡等地公演,是女生獨角劇界話題之作。《#女與兒》為《Girls and Boys》的第一個廣東話版本,曾於2022年在香港演出,並將於今年1月在香港藝術中心壽辰劇院載譽重演。
這一版的《#女與兒》有何特別之處?林奕華和主演林珍真的合作如何促成?又有哪些觀眾在舞台上難以得知的幕後訊息?在位於灣仔的排練室裡,兩位主創為我們細細講解。
萬事開頭難
早於2016年,林奕華和林珍真就在「什麼是舞台」的系列項目中相識,林珍真也由此成為「非常林奕華」的實習生。但因為種種原因,二人並未有太多切實的合作,用林奕華的話來說,從2016年到2021年,他們都處於「彼此對對方都不太認識」的狀態,還一度大吵一架,林珍真負氣跑到門口聲稱自己打算離開。
好在二人的緣分並未就此終結,2021年的一天,在一次日常聊天中,林奕華把《Girls and Boys》的劇本發給林珍真,問她是否有興趣演。林珍真看完非常喜歡,而當時也正處於她陷入獨角戲瓶頸、想嘗試新東西的階段。雖然《Girls and Boys》並非她一貫做獨角戲的劇本風格,且習慣自導自演的她也從來沒有在獨角戲中和其他導演合作的經驗,但出於對林奕華的信任,二者合作初步達成。
《Girls and Boys》是一個內容很豐富、很細膩、也很有空間去發揮演技的作品,但林奕華對林珍真的要求,偏偏是「不要演」:「他讓我做一個沒有演技的版本,一開始跟我講時,我覺得『那這要怎麼辦』,你要讓我做一套戲,但又不能『做戲』」,林珍真笑。這版和其他版本的不同之處還有開頭所說的,不能和觀眾有直接的眼神交流,而其他國家的版本,不少都是演員直接對著台下的觀眾講述,包括林奕華本人2018年在倫敦欣賞到的、Carey Mulligan主演的版本。習慣在演出時看著觀眾、了解觀眾反應的林珍真起初對此非常不安:「第一場首演結束後,我是很害怕出去面對觀眾的,因為我不知道他們會說甚麼,怕他們覺得我從頭到尾都沒有和他們交流,或者不知道我在做甚麼。」但憑著對導演判斷和美學的信任,她克服自己起初的不適應,一步步完善這個版本。
「我是很出名會令演員痛苦的導演」,林奕華在一旁笑著打趣。他隨後正色解釋,「可能因為我對『真』這個字有一種執著——它的意思是,我可不可以不戴面具,可不可以表達我自己,如果我們大家一起構建一個戲劇世界,裡面的人是否可以去除演員的面具,用他們自己的精神面貌與觀眾溝通。她做的每一件事,所有時刻發生的東西都是真的,整齣戲都要處在這樣的狀態,但這個對於演員是難的,因為演員很多時候作為一個媒介,需要了解自己覺得危險和安全的地方,當他太過暴露的時候,可能會覺得『以後我做不回來了』,但所有的演出又不可能只演一場,所以這很辛苦。」
讓林珍真最焦頭爛額的部分發生在演出的開場,她甚至將之稱為「死亡之幕」:她要在舞台上做很多瑣碎的、攤開收起整理搬運的動作,同時還要幾乎不間斷地講著台詞。一開始林奕華請她自由發揮,但她每次都完成得很艱難,更在初次前往JCCAC的黑盒劇場綵排時,壓力大到崩潰垂淚。最終二人的解決方法是,林奕華提出一些可行的活動建議,大家一起記下這些動作,反復練習,經過多次演繹,讓它自然到如同是一個人旅行時最輕鬆隨意的日常表現。有幸欣賞這幕綵排的筆者看完這段演繹後歎為觀止,大家入場時,不妨也多多關注這一幕。
翻譯是甚麼
把一個備受好評的英文舞台劇變成粵語版,除了需要進行文字上的翻譯,還要有「導演的翻譯」。文字方面,林奕華找來合作多次的編劇、演員黃詠詩把原作翻譯成中文劇本,她本人的現實身份和林珍真類似,既是職業女性、也成家有女兒,無論是在理解劇本方面、還是把劇本寫成更適合演員演繹的版本方面,都很有優勢。
林珍真大讚黃詠詩的翻譯貼地又生動:「在沒有看到黃詠詩的版本前,其實我們自己翻譯過一次,真的是照字面翻譯,頂多是把英國地名變成香港的,就像google翻譯那樣。後來看到她的成果,就覺得非常的慚愧(笑),因為她不止是字譯字,而是將整個人怎麼講話、各種語氣,都從一個英國人變成香港人。我印象很深的是她如何翻譯戲中那些各式各樣的粗口,你進來劇場聽,就好像是一個爛口港女在街邊講話,甚至連『啵』『啰』『wor』這些詞都有,照著這些台詞講完,已經感受到人物的情緒。有些翻譯劇從人名到語氣都很生硬,一聽就是翻譯劇,但這部不會給人這樣的感覺,好像是她自己寫出來的中文劇本一樣」。
林奕華作為導演,他所做的「翻譯」又是另外一種:「這一齣是我第一次做的翻譯劇,翻譯真的不是說你將一個語言改變這麼簡單,它其實關乎很多文化的背景,它要如何才可以有效地被轉譯,令第二個社會、第二個民族的觀眾都覺得,這個故事和他有關係。」在他眼中,最需要翻譯的地方,其實是戲中的語境,以及語境中的角色內心,「其實她內心中有甚麼東西,是我能閱讀得到的?」
這種「翻譯」還體現在這版舞台劇的呈現方式上:常看「非常林奕華」作品的朋友會發現,他們的舞台劇中常會出現同步把現場動作攝影記錄、投影到大銀幕上的嘗試,這次的《#女與兒》也不例外。此外還有預錄的一些畫面,觀眾除了演員本身的演繹以外,便可以擁有更多的角度來看待同一件事。
「因為劇本是講一個故事的起承轉合,這個是字面的,但我作為一個導演,希望觀眾接收到的不止是字面,而是她為何這樣講,甚至觀眾可能要自己作一個判斷,就是她講的東西,到底是不是真的,有多少是她的主觀,而這件事也是我想做這個戲的原因」,林奕華說。
所以,此次版本最準確的名字不是直譯的《女與兒》,而是《#女與兒》:「#」符號在社交媒體上很常見,而林奕華認為,現代人被社交媒體支配著所說、所看、甚至是感受,似乎當一件事沒有人在社交媒體說過或有很多人討論,就不是真實的。《#女與兒》舞台上的屏幕夾雜的大量資訊,也是對社交媒體中資訊泛濫,大家不知該看什麼、相信什麼的反映。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說了這麼多,其實《#女與兒》究竟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林奕華用三句話來概括:「第一件事,很多人都覺得,自己要組織家庭;很多人也覺得,他的人生必須要有某種成就,這樣才不算浪費人生;第三件事是,很多人在希望當中失望,然後這個失望令他沒辦法繼續自己的人生,但多數時間我們面對的都是這些……這齣戲講的就是這些內容。」
林珍真認為這部戲對自己的人生很重要,甚至可以列入她小時候設想中「能夠改變自己」的藝術作品清單,「我對著這個劇本越久,就覺得越震撼,也覺得自己和女主角真的好相似,它給我帶來的無論是作為一個演員的改變,還是作為一個普通人思想、行為上的改變,都很多很深入,是一套我無論多麼辛苦去做都很值得的戲。」
《#女與兒》2022年首演劇照 攝影:Ray Leung
她發現女主角對身邊的很多事情進行評論時,會搬一些理論佐證,但她的很多想法和理論,其實都是從他人之處獲得的,而非她本人真實的意見。而女主角這樣的狀態,也令她本人有了一些反思:「如果不是因為來到非常林奕華工作, 我沒有意識到,我的教育和成長環境中,其實很多東西都是別人說給我聽的,我只是隱約感覺自己不想跟別人做的東西一樣,覺得不太舒服但不知道原因,但原來透過媒體、或者我父母和我的相處,已經對我輸入了對性別的價值觀,或者對成功的定義,對『一個女人應該是如何』的定義。」
比起2022年的首演版,這次的版本中,林珍真不再聽著耳機中的指示行動,而是把內容完全消化吸收,劇中的台詞也徹底進入了她的大腦和內心,讓她與女主角合二為一。演繹這部劇作的這兩年,林珍真開始思考,為甚麼如今很多女性忽略原有的母愛、同理心和犧牲精神,試圖放棄女性特質與男性抗衡,而自己對待子女時,到底是如同劇中一般的權利控制,還是真的試圖認真了解他們,對女性身份、親密關係、親子關係,都重新進行審視。這部戲也絕不僅僅適合女性觀眾——林珍真的丈夫,她口中「正氣的老實人」,看完劇本後都產生了擔憂:如果有一天夫妻雙方一個成功一個不成功,會不會因為這種性別之間的權力關係變化,而走向家庭悲劇?二人平時相處和睦,但劇中的台詞和呈現的狀況,想必也是不少家庭中夫妻雙方難以宣之於口的暗礁。
有見及此,林珍真想出一個獨創的「家長無憂套票」,讓家有年幼子女的夫妻可以一起進入劇場看舞台劇,共同欣賞、感受和交流,而在看劇的期間,子女可參加《Kids and Play唱遊工作坊》,在主持人姐姐的帶領下,一起唱歌、做手工、玩互動遊戲。「我見到身邊很多朋友和老公的關係,都如同《#女與兒》中女主角和老公的關係那樣,有些甚至因此離婚,我也希望他們看完表演之後,可以透過故事有一些思考。」
「觀眾不是來看戲的,觀眾是來看自己的」,林奕華補充,「所以作為一個導演,要學會如何令觀眾不止是代入,而且能發掘到一些原來他不知道的東西。認同和發現,是兩回事。」
你對你當下的人生狀態有甚麼困惑?你又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如果你也想透過一部舞台劇,有所思、有所悟、有所發現和啟迪,不妨來欣賞這次重演版的《#女與兒》。
編輯| 羅茜 責編| 羅茜 製圖| 何佩雯 拍攝|張卓傑 剪接|張卓傑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