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一個人的一一》戲劇顧問的創作日誌 #第十九天

──徐硯美

20210120


我們如何讓觀眾感受到,自己也是城市之中的一份子?以及為他們找到要當城市的一份子將要付出的代價是甚麼?我們得到甚麼?失去甚麼?

《恐怖份子》讓我們如何重新感知甚麼叫做「城市」?


1. 城市跟非城市的差異是甚麼?

‧ 樓高與天空

‧ 人的稠密程度

‧ 時間感

△從一處到另一處的通勤時間與通勤方式的選擇多寡

△處理一件事的速度,例如:公家單位的密集程度、網路、電信的覆蓋率

△便利性,例如:餐廳密度、超商密度

△職業的多樣性,例如:一間辦公大樓內,就可以有成百的不同產業的公司進駐

△慾望的複雜性,例如:百貨公司、大賣場、各種生活消費場所


2. 一個個體的時間感如何融入一座城市之中?

‧ 能夠融入嗎?

‧ 融入時人會產生如何的變異?

‧ 不能融入時會產生甚麼樣的感受?

‧ 不能融入的原因是甚麼?

‧ 我們如何看待他人說我們「像哪裡人」跟「不像哪裡人」?

‧ 我們明白或者認同自己身處的城市具有甚麼樣的性格嗎?

‧ 我們感受得到身處的城市的性格如何反過來塑造我們的性格嗎?


3. 我們如何區分一座城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 我們如何從自身的成長歷程去看見城市的成長歷程?

‧ 我們如何看待城市所帶來的「消失」?

‧ 我們看待「消失」是針對物質的,還是能夠看見物質背後的「精神」?

‧ 甚麼叫做「懷舊」?懷舊跟回憶的不同之處在於?


4. 在城市中我們的主體性如何被沖淡?

‧ 社會結構與遊戲規則越複雜,在其中的人是變得更主動,還是更被動?

‧ 誠實如何在現代社會與消費文化中成為一種弱勢?

‧ 身分焦慮如何影響我們?

‧ 在網路發達的今天,「社群網站」如何漸漸取代「城市」的概念?

‧ 「社群網站」如何將城市的符號稀釋,以至於每個人只要手握裝置,就能夠去到過去的都會叢林之中?

‧ 上述的這個改變,讓《恐怖分子》中所發生的事,離我們更遠,還是更近?

‧ 「虛擬社群」的概念在這十年內快速發展,就如同70-2000這三十年間華人地區的「城市」快速發展一樣,這樣的發展,讓我們更疏離?還是更靠近?


※《恐怖分子》的背景說的是80後90年代的台北,這種「發展中」的新舊衝擊,以及對於未來的各種不確定性,讓人都像在一種真空的狀態中。從這樣的狀態中,我們如何折射到現在?在疫情前與疫情之後,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人宛如塵埃未定的狀態是否更加強烈?而這樣的「現實」如何可以被《一個人的一一》捕捉,並且形成另外一種折射──我們如何讓觀眾感受到,自己也是城市之中的一份子?以及為他們找到要當城市的一份子將要付出的代價是甚麼?我們得到甚麼?失去甚麼?


【實驗#12】60分鐘


放「楊照談書──雷納.曼羅迪諾《時空行者 史蒂芬.霍金:從漸凍人到當代最偉大物理學家,他的工作、生活、愛情、友情,與思考演進的側寫》」(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WtBp7hI050)


宏元一邊聽,一邊拿著筆記本坐在一個桌上,俊傑拿了一疊自己在隔離的時候在拍的照片,在地上擺圖形。




過程記錄:


宏元看著地上的照片


宏元走回桌面一邊聽一邊在筆記本上寫(畫)


【Darwin架設Top Shot的攝影機拍攝地面(俊傑排放的過程)】



宏元站起來,看著在地上放照片的俊傑


宏元看著白板上的Top Shot 攝影機投影出的影像,拿了一張照片,嘗試像拼圖一樣拼在投影在白板上的影像中(重複這個動作,從而既與俊傑產生一種跨越平行世界的互動,另一方面也在白板上建構起另外一個世界)


宏元把一些城市建築的照片,拿起來拼在桌面上


宏元再把桌上的照片放回地上


宏元坐在地上,跟俊傑對坐,拿下了口罩,拿照片端詳後要給俊傑看,俊傑端詳後也拿給宏元看


宏元把照片拿到白板下排


Edward收走了地上的所有照片


俊傑拿了兩張坐回桌邊


宏元也坐回桌邊,與俊傑對坐



宏元拿回了筆記本,看著俊傑,俊傑看著照片,沒有看宏元


俊傑,拿照片給宏元看,宏元看了一眼之後,繼續筆記


俊傑回頭看白板上的影像



關於【實驗#12】

1. 在《一個人的一一》中如何處理每個實驗的結構

‧ 如何開始?

‧ 持續一段時間之後如何產生變異?

‧ 如何讓模式無法被預估,卻又在一整個實驗結束之後明白模式的意義性?

‧ 如何做到是去詮釋一件事情(現象或者意義),而不是一種指令的完成?

‧ 如何讓觀眾感覺得到我們感受到的「現實」與「現代性」?


2. 演員如何聽「楊照談書」?

‧ 如何讓這樣的「廣播」成為一種內在的聲音而不只是一個場外的聲音?

‧ 廣播內容如何挑選以至於演員、視覺、空間與聲音可以互相折射,以致不是分裂的四種文本,而是相互折射,可以有更多重的意義。


3. 俊傑排照片

‧ 實驗11俊傑是用獨白的方式,回答為什麼要拍雲?

‧ 實驗12是讓觀眾「看見」俊傑如何去「閱讀」自己的照片

‧ 所謂閱讀,就是在找照片與照片之間的關係

‧ 所排出的圖形也在建構一種新的空間組合,也就是由觀點組合而成的新的現實(David Hockney的繪畫理念)


【看楊德昌《青梅竹馬》】

1. 甚麼是回不去的過去?

‧ 棒球──阿龍的人生最有價值的時候,同時也是台灣揚名國際的時刻

‧ 跟舊情人的關係

‧ 跟現在情人的關係


2. 甚麼是去不到的未來?

‧ 裝潢好的房子

‧ 結婚

‧ 去美國


3. 甚麼是弄不清的現在?

‧ 能做甚麼?

‧ 能信甚麼?

‧ 能愛甚麼?


4. 人如何掉進了現代與傳統之間的間隙?

‧ 虛無感

‧ 存在焦慮

‧ 習得無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



/ 相片由林奕華導演提供,攝於排練期間。/

Comments


​相關文章
最近動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