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明報_林奕華改編《一一》 借AI反思「一半」視野

2021-05-21|明報副刊|文:胡筱雯


【明報專訊】


「我們是不是只能看見事情的一半?」洋洋如此問道。那是台灣導演楊德昌的電影《一一》的對白。2021年疫情讓世界幾乎停擺,劇團「非常林奕華」重製這齣感受生命的電影,引入人工智能、社交媒體等情節,反思現代人理解世界的方法,外判自己學習知識與經驗的責任。


《一個人的一一》,是林奕華改編台灣導演楊德昌的電影《一一》製作的先行版作品,分為舞台劇與映畫兩部分,是為改編《一一》的第一和第二部曲,劇本以疫下的隔離生活為主。至於真正的舞台劇《一一》,也就是改編作的第三部曲,年尾將於台北上演,也會爭取在香港上演。今次創作獲楊德昌遺孀彭鎧立授權,第一和第二部曲表演只有兩名演員,分別是來自台灣的王宏元與黃俊傑。這部作品是「非常林奕華」30周年之作。


很久以前,林奕華已經想改編楊德昌的電影,因為疫情,此劇的上演日期一再延後,直到今個月將先行版搬上舞台,帶來只有兩個人表演的《一一》。眾多導演之中,為何對楊德昌的作品情有獨鍾?


從一個家庭「輻射」更多故事

林奕華曾經到台灣念書,之後與舞台劇導演榮念曾創辦了劇團進念‧二十面體,他認識了現代舞團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獲邀到台灣表演,就在台灣認識了楊德昌。林奕華喜歡楊德昌的作品,在於他的電影畫面,就像一幅多焦點的畫,類似的風格,他提起英國藝術家David Hockney的作品,以及繪在卷軸上的中國畫,人們要從畫面中選取自己觀看的主體,而不是只有單一的主題。在《一一》之中,雖然主要講一家四口的變遷,但他們各有故事,爸爸NJ是有原則的生意人,妻子敏敏要照顧中風的母親,女兒婷婷與拿她當水泡的男生約會,小兒子洋洋受老師責罵卻有看世界的一套方法。林奕華說這種敘事方法是從一個家庭開始,「輻射出去」,講更多人的故事。

改編楊德昌的電影,林奕華特別欣賞楊在華人導演中的獨有特色,人物真實,有鮮明的自我,在瘋狂追求經濟發展與消費至上的社會環境下,楊德昌的作品樸素,針對各種議題創作:《海灘的一天》關於家庭,《青梅竹馬》談兩性,而《一一》是楊德昌筆下最有希望的故事,他的希望總在小朋友和女性身上。


依賴AI 學習責任外判

創作團隊6個人包括林奕華、王宏元、黃俊傑,還有戲劇顧問徐硯美、多媒體設計吳嘉彥及創作統籌何定偉,花了一個月時間共同創作,創作日誌也刊登在網站上。《一個人的一一》,消化了電影內容,也消化了電影問世以來時代的改變,從社交媒體談到人工智能。舞台劇分為14個片段,代表隔離生活的14日。劇名說是「一個人」,但這是一套有兩個演員的獨腳戲,所以另一個「人」,是代替真人學習一切的人工智能,故事藉兩「人」之間的張力,反思依賴人工智能的現代人如何外判學習責任。


林奕華分享了一句說話,大意是人類睡覺時,人工智能仍然在運作中——久而久之人類會否逐漸不懂學習與理解複雜的知識,失卻《一一》中的洋洋對世界的好奇?


林奕華的舞台作品,在美學上與楊德昌的電影作品也有相似的地方,形式上多用群體表演,主題上關注人的自我與成長。另外,映畫作品在「非常林奕華」的辦公室拍攝,場景都是辦公室的家具、白枱、白板等,盡量以簡約為主。本來林奕華也希望介紹楊德昌的幾部作品給中學生和大學生認識,如短片《指望》、長片《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和《一一》,可以帶這些作品進入校園,可惜因為疫情作罷。


文:胡筱雯 編輯:王素怡 美術:謝偉豪


/ 文字轉載自明報新聞網。 /




Comments


​相關文章
最近動態
bottom of page